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颁发五四青年奖章的英雄如何不义无反顾地投身援鄂抗疫吴晨当国家需要我们时我们何去何从

武汉修整待命15天、返京隔离14天后,吴晨告别“吴队”的身份,回归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的生活。回想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移动P3检测队队长,她带领25名队员在武汉做检测,每天嘱咐队员穿防护服“慢一点仔细一点”,每晚开车接队员挨个喷酒精消毒。

起步的短缺和磨合、高检测通量的压力,以及后来的默契运转,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认为,“中国五四青年奖章”是这段经历的纪念章,也是一枚抗疫的军功章——有前线的一半,就有后方的一半;有她的一半,就有每位移动P3检测队队员的一半。

火线组队战斗始终,吴晨一直从事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在科研一线工作已有13年。2月4日,一早,她们紧急决定将P3车开往武汉增援检测力量。在异地作战中,他们面临现场环境恶劣、人员少、生活和安全保障物资紧缺。但只用了不到72小时,这个移动实验室就在武汉整装待命。

核酸检测工作涉及样本运输、数据录入、反应灵敏度控制等过程。包括吴晨在内,检测团队都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一线骨干,不少人有去非洲抗击埃博拉的经历。在武汉,他们迅速完成实验室建设、人员安排调配、新建流程指南建立规章制度以及强化防护细节等一系列工作。

东西湖方舱医院是首批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从2月7日收治病人到3月8日休舱,累计收治1760名患者。他们全程参与了那场历时月余的战斗共计2278例样本被测试,并保持99%以上的检验率。“病员清零,东西湖方舱医院即将休舱…” 3月7日深夜,当这条朋友圈发出时,“冲锋号一直在响”。

打胜仗零感染 “报名时很多人踊跃去一线,但这不是只靠勇敢。”来到一线,最让阻挠人的不是生死的大问题,比如进方舱取样路线,让吴晨几天没睡好。这65天给她的“思考和成长远远超出预期”。

尽管如此,她始终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做事,对安全负责:“零感染”是心中绷得最紧的一个弦。她呼吁医学教育应对传染病防护意识强烈,而生物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因为传染病是不分国界且不留情面的,每个医学生都应该具备一定知识,以便快速应对。

直到隔离结束,全体成员至少进行过4次核酸测试均呈阴性,是她最看重的心得。此外,她感谢武汉,因为它们付出了很多,将轻症患者有效抑制并缓解焦虑,这是一种很高智慧,如今这些历史正在重拾往昔,但对于她来说,这页历史不会轻易翻过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