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浦江,1961年生于重庆垫江,2015年在北京逝世。他的学术生涯始于1979年的高考,他凭借卓越的成绩进入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这使他成为了恢复高考后垫江地区第一个考入北大的学生。在校期间,他展现出了对宋辽金史研究的浓厚兴趣,并且在1983年毕业后,即被分配到中央党校担任助教,并逐渐提升为讲师。
然而,刘浦江并未满足于在职场上游离。他渴望回到真正的学术界,因此,在1987年10月,他向恩师邓广铭求助,以期能帮助他进入中华书局工作。邓广铭创办了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就决定将刘浦江调入该中心。此举遭到了北大人事部门的反对,但邓广铭坚持认为应该“资格取人”。尽管当时刘浦江只有学士学历,没有显著的学术成就,但由于他对宋辽金史料最为熟悉,邓广铭仍然决定让他回归北大。
1988年4月,刘浦江顺利返回北京大学,并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在此期间,他还曾担任过历史学系副主任一职。2015年1月6日晚23点57分,因病去世。
作为宋史领域的一位专家,与其说是专注于断代史,更应称之为通体研究者。他不仅使用辽金史文献,还兼顾宋人的记载,同时利用考古材料、女真文和契丹文文献进行深度分析。在2000年代之前,他主要关注金史,而之后则转向辽史研究。他希望通过整体梳理中国古代文化来丰富我们的认识,为此自2012年起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学视野中的正统论:以华夷观念为中心”。
除了精湛的学问外,刘浦江也是一位受学生青睐的大师级教师。他曾开设多门课程,如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及专题课程,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年的学生何蕴琪回忆道:“他的课是一堂智力体操,每堂课结束时,都会感到精神充沛。” 刘浦江不仅严谨地传授知识,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使得很多新生将他奉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作为辽金史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其早逝让人难以割舍。朋友王瑞评价道:“在我们这一届中,最令人尊敬的是那些既博又约的人,他们既能掌握整个时代,又能把握其中细微之处。这就是我所推崇的一种品质。而像刘浦江这样的人,就是典型。”
同行们对于他的评价如出一轨,将其赞誉为“真 学者好老师”,具有特殊的人格魅力,“面对挑战坎坷的达观执着”、“心地纯粹,有思想,有风骨”。罗新教授认为失去他是北大中古史中心三十年来最大损失,而王小甫教授则指出国内辽金氏族界前沿恐怕要看他的研究成果。辛德勇教授则感慨,当今如此做人做事又真挚端谨的人实属罕见。而杨玉圣更直接评价他是当世中国 辽 金 史 研究第一人。
标签: 我是歌手历届歌手名单 、 90后内地男歌手名单 、 我是歌手第三季免费高清 、 经典老歌大陆男歌手 、 我是歌手歌曲大全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