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一个历史上著名的风云人物,以启蒙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的身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本名是郑观应,别称官应,字号正翔号陶斋,别号待鹤山人或罗浮偫鹤山人。
出生于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在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一些普通文人的身分,没有科举功成,但长期从事乡村塾师工作。在鸦片战争之后,当时买办成为一种新的职业,这也是发财致富的途径之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叔父和同宗兄也都选择了这条道路。
开始于咸丰九年,他进入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任职,并在此期间学习英文。在宝顺期间,他不仅开辟了江西、福州等地揽载行,还投资加入中外商人合办的公正轮船公司。他还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傅兰雅所办的英华书馆夜课学习英语。
随后他转任生祥茶栈通事,并出资合伙经营公正轮船公司。此后,他又当上了扬州宝记盐务总理。这时的郑观应,不仅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大富豪,而且是一个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企业经营者。
他参与创立太古轮船公司,并且同时受聘为太古轮船公司总理兼管帐房、栈房等事。 郑观应着手在长江各主要口岸开设商务机构和金融机构,使太古船运生意非常红火。他还投资于实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造纸公司等企业,并且与李鸿章等洋务派大员交往日深。
光绪初年起,他开始倡导改良主义思想。他编定并刊行反映自己改良主义思想的《易言》一书,其中提出了以国富为中心的一系列内政改革措施。他主张向西方学习,组织人员将西方国富强兵书籍翻译过来,将其传播于天下,使人人得而学之。此外,他还主张采用机器生产,加快工商业发展,鼓励商民投资实业,对华洋商税赋不平等表示不满,而主张保护性关税政策,以及君主立宪制制度变革。
随后他担任上海电报局总办,并提出了一系列救弊大纲十六条,上呈李鸿章,从得人用人到增加盈利再到降低消耗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并付诸实施。最终,由于他的治理,大幅提高了营业额和股票市值,被擢升为轮船招商局总办。当中法战争爆发时,他被调往广东,为粤东防务大臣彭玉麟筹划袭击法军粮草储存地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也因为织布局案和太古轮船公司追赔案所缠绕,这两件事使得郑观应遭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最终病逝于1922年的5月,是一个心力交瘁的人物。但是,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领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和影响力。
标签: 歌手2015免费全集 、 歌手第三季 、 中国最出名的歌星排名 、 歌手2018完整未删减资源 、 云朵踢馆那英哪一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