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444-505年),字文通,南朝文学巨匠,原籍济阳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故居位于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自幼才华横溢,从6岁便能吟诗作对,13岁遭遇父母离世后,因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采薪养活母亲。在20岁左右,他教授宋始安王刘子真“五经”知识,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的幕府任职,这标志着他仕途的开始。他历仕于南朝宋、齐、梁三代,在政治上虽未一帆风顺,但坎坷的人生经历却孕育了他的文学之星。

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投建平王刘景素幕下,却因郭彦文案牵连,被诬陷受贿入狱。在狱中,他撰写陈情书成功获得释放。不料,刘景素密谋反叛,而江淹多次劝阻均被拒绝,最终被贬为建安吴兴令(今福建省浦城县)。这段艰难的人生道路反而成为他成就文学大师的地基。起伏跌宕中的生活,让他将无限感慨化作笔下的豪情壮语,使人拍案叫绝。

其辞赋作品尤显突出,是南朝辞赋大家,与鲍照并称为“江、鲍”,几乎达到了巅峰。《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可谓是南朝辞赋艺术的巅峰之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