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亨国学堂MP3精讲

高亨,字晋生,吉林双阳县人,是一位深具学术造诣的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先秦文化史研究专家。1900年7月4日,他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降临人间,1910年春入私塾读书,以刻苦自励的精神钻研经典,为后来的专注于先秦学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23年春,他考入北京弘达学院补习英语,并秋季考进北京师范大学。随后,又在1924年秋季考入北京大学,在那里他遇见了王国维和梁启超这两位杰出的导师。在清华大学研究院完成硕士学业时,他撰写的毕业论文《韩非子集解补证》深受梁启超赞赏,并被赠予一对鼓励的话语:“读书要最识家法,行事不须同俗人。”从此,一心追随清代著名学者高邮王氏(王念孙、王引之)的治学路径,从文字、声韵、训诂出发,用严谨的态度和持续不懈的努力探索古籍文化。

1926年夏毕业后,高亨开始他的教职生涯。他曾任吉林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兼第一师范学校教员,再次担任沈阳东北大学教育学院国文专修科教授。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他随东北大学迁往北平,此后又历任河南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齐鲁大学及西北大學等校教授。1953年起,他成为山东大學的一名教授,并于1957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同时担任研究员。

高亨的一生充满了对古代文献的热爱与敬畏。他以严谨治学为己任,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能够精准理解其内涵。他致力于金石甲骨文字研究,并花费十余年的时间撰写《金石甲骨文字通笺》,尽管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在抗战期间失传至今未能找回。但他对于《周易》、《诗经》、《尚书》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先秦诸子的精确阐释,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人类智慧财富。

作为一位卓越的教师,高亨以其严肃认真的教学风格赢得学生们的心。每课前,他都会仔细准备详尽讲稿,以稳重而有力的语言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让复杂难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他不仅关注理论学习,也重视培养学生的人品修养,以身作则,不同流俗。这一点影响着所有接受过他教育的人,他们都能感受到在他的指导下成长起来,对世界拥有更深刻理解与尊重。

1986年的2月2日,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高级知识分子、高亨先生离开我们,但他的贡献和智慧将永远激励着新时代人的思考与探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