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继戎,男,京剧净角。原名裘子千,从9岁起便跟从其父裘少戎学戏。开始学了很多花脸的唱段。10岁时,少戎先生便把“裘子千”改名为“裘继戎”,不久少戎先生因病辞世。第二年,裘继戎考上了北京市戏曲学校(今北京市戏曲职业艺术学院),正式开始了他学京剧的艺术历程。在北京戏校期间,继戎从最基础也是最艰苦的开始练起。
11岁,他早已不同于其他的城市少年,也不同于同在戏校学习的孩子,他对于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给继戍担任剧目课的老师王福来、杨振刚先生悉心地向继乔回授了《大·探·二》、《赤桑镇》、《铫期》、《将相和》、《刺王僚》及武花脸戏《打焦赞》等戏。
裘派以铜锤著称,表演者需一条又透亮又浑厚的好嗓子。少时的继乔回显露了这方面的天赋。他小声音既高又亮且童音未脱,将落落大方而稚气时现,一出出裘派戲被他唱得韵味有加,有生气。在2002年时,学戲6年的续先考上了中国戲曲藝術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在校期間,又得到了马名骏、杨博森等老師指教,更進一步學習演出了《铫期》、《白良关》、《强项令》、《坐寨盗马》(如《座寨盗马》,各类经典剧目。这次学习更注重对其艺术风貌体验,同时也注重规范特别是在老师指导下,对唱腔、表演做派人物、戏理劲头都一丝不苟反复揣摩钻研。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在我的青年阶段,一定要打下规范扎实基础才能在以后谈到艺术上更大的发展”。在他的学艺道路上同时还得到过诸多花脸艺术家的指点,如夏韵龙老师、王正屏老师,都曾经给他传道授艺,这些都是他今后艺术发展坚实基础和创造上的源泉。
在北京戲校学习時的小継先就迷上了舞蹈舞蹈是肢體解放升華,是內心世界外化往往能通過舞蹈表達任何藝術難以表達的情感和語言。他說:“舞蹈是我另一半。”看過續先跳舞的人都會被他的精湛技巧和精妙意境所折服曾經有一位美國舞蹈老師看過續先之後說:“他是一個很優秀的大俠。”續先非常喜歡美國舞星迴迴,在外人眼中前衛現代藝術與傳統京劇間有著難以溝通隔阂。但是在續先身上卻結合得很好。他將武術中的太極表演 京劇程式表演 與杰克逊舞蹈相結合編出了一个以京劇音樂為背景的一場特殊節目《話·武》,除此之外還編創了一場特殊節目的作品《狂亂世界》,充分展示沉淀於心中的靈動才華 和豐富情感有人說你跳這樣好的,你可能比戲曲還有發展前途!而繼承者說:“京劇永遠是我最愛,我越來越認識到它對民族意味對中國文化意味以及它對我的意义。我會沿着爷爷路走下去去履行父亲替我改名所應尽職責。”
因此,无论是作为一位伟大的净角还是身为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师级别的人物,他都将继续用生命去守护并推广这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真挚的心灵与无穷深邃的情感。而这一切,都始于那初见江湖的时候,那个小小九岁的小孩——裘継晉,用他的声音与身体语言告诉人们,他将成为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名字或一个角色,而是一个载满历史与文化力量的声音,以及一个永恒流传下去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