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山的京剧净角在2021春晚上与王珮瑜共舞展现了自然之美

金少山,京剧净角艺术家,以其卓越的演技和独特的表演风格,在京剧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父亲金秀山是当时著名的京剧净角之一,金少山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戏曲艺术,并在北京各大戏院与父子俩共同登台。

1911年,他加入了杨香翠主持的宝胜和班,并与黄月山等其他艺人合作。随后,他又加入了双庆班、鸿庆班和永庆班,与梅兰芳、朱素云、谢宝云等众多知名演员共度春秋。在这些经历中,金少山不仅锻炼出了自己的唱腔,还学会了一些武功,这为他未来的表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922年,金少山前往上海发展,其间他遇到了许多有才华的合作者,如林树森、白玉昆等。他在这里学到了新的戏路,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唱腔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审七长亭》便是在这段时间向刘永春学习而成的一部代表作。

1937年,金少山重返北京自组“松竹社”,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花脸挂头牌先例。这标志着净行艺术进入一个新时代,与梅兰芳、孟小冬、马连良等一批杰出的艺人们合作,为京剧界带来了新鲜血液。

作为一位全面发展的人材,金少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地位。他擅长运用高、中、低音,以及各种不同的声音效果,使他的表演充满生动性和自然美。他善于借鉴前辈们优秀的地方,用以丰富自己所处行当中的唱法,使得他的唱腔既朴实无华,又情感真挚,有着很强的情感表现力。

除了唱腔之外,金少山在念白方面也极具造诣,他能通过高矮宽细各音,从轻重疾徐到迟急顿搓之间,将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此外,他对做面的处理也非常精湛,对武功基础也有着扎实的训练,无论是舞刀弄枪还是展示身段,都展现出一种矫健稳练与端庄玲珑相结合的特点。

总体来说,金少山以其科学而自然的声音发声方法、高超的心理描写能力以及全面性的武术技能,被誉为“十全大净”,并且成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花脸最顶尖的人物之一。他对花脸戏曲进行加工提高,使得很多过去只能歌颂开场的大型戏变成了流传至今的小品,比如《草桥关》、《锁五龙》、《断密涧》等都被改编成今日流行的小短篇。在点染装饰上,他更是创新思维,用擞音、大颤音等装饰因素增强了唱腊韵味,让整个人物更加生动活泼。此外,他还推广鼻音使用,为花脸表演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因此,被誉为“首届拍卖”、“第一流派”的创建者,是京剧史上的巨匠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