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好好搞科研就要继承亿万家产的青年们却能成为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讲述他们援鄂抗疫时的心路历程吴晨需

从武汉返京,吴晨的65天“吴队”岁月:检测工作持续36天、修整待命15天、隔离14天。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移动P3检测队队长,她带领25名队员在武汉执行检测任务,每日嘱咐:“慢一点仔细一点”,每晚消毒防疫。起步困难、高压后来默契,物资搜集紧张,记忆鲜明,是她人生不平凡经历之一。

"中国五四青年奖章"是这段经历的纪念和抗疫军功章——有前线半边,有后方半边;有她的半边,有每位队员的一半。13年科研一线,核酸提取PCR常态,但此次考验前所未有。

2月4日,一早决定开往武汉增援,这个移动实验室72小时内就准备好。在东西湖方舱医院收治患者,他们迅速完成实验室建设、人员调配、流程指南和规章制度等工作。共计2278例样本检测,99%以上效率。

3月7日深夜,“病员清零”消息发出冲锋号响起。当夜发表朋友圈时,吴晨感慨:“报名时很多人去一线,但这不是只靠勇敢。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我们要职业化。”千头万绪自摸索,一流科学家协调而非技术性工作,从事肿瘤研究的人面对传染病,更是个体与整体数量与质量资源需求矛盾不断发生选择也如此。

始终尊重客观规律严守生物安全要求讨论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安全防护管理办法等全过程制度确保高效完成工作。“零感染”是她心中的最紧弦。她强调医学教育中应对传染病防护意识重要,对于传染病不分国界,不留情面的知识掌握才能快速应对“传染病防控应该是最基础的知识”。

直至隔离结束至少进行了四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是她看重的成绩。而在离开武汉时,她说出了一句感谢的话:“我们说感谢武汉感谢湖北,是英雄城市。”如今 武汉正在重拾往昔,而这页历史不会轻易翻过,在吴晨这里,它将被继续实践下去。这场65天抗疫记忆,将伴随着他们继续走向未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