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浦江全国学联的风帆之舵引领思想启航

刘浦江:重庆垫江人,1961年生于上海,2015年在北京逝世。曾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长宋辽金史及中国北方民族史。

他是恢复高考后垫江首位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文史教研部担任助教和讲师期间,他向著名学者邓广铭求职,最终被邓广铭调入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1988年4月,刘浦江回到北京大学,并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还担任过历史学系的副主任直至2010年。

刘浦江致力于辽金史领域的开拓工作,不仅依赖辽金文献,还融合了宋人的记载以及考古材料与女真文契丹文文献。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学视野中的正统论:以华夷观念为中心”,并发表了关于“四库学”的文章。此外,他也是北大本科生的心目中的好老师,为学生们开设了多门课程,如中国古代史、中史学史等深受欢迎。

作为历史系教授,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基础素养的理解,比如干支纪年、读写繁体字等。他的学生将他奉为精神导师,其人格魅力令人肃然起敬。在他的去世,让人们不胜惋惜,因为他是一位博而反约的杂家,又是气象宏阔的专家,是国内外辽金与契丹文字研究领域的人物。

邓小南评价他为“真学者,好老师”,具备纯粹的心地、高尚的情操,以及敏锐犀利的人格特质。而罗新认为失去刘浦江是北大中古史中心三十年来最大的损失,而王小甫则称其在辽金史研究方面站在国际前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