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0至1982年间,沈泳先生于江苏省戏曲学校退休教师马金庸老先生的指导下深造京胡演奏技艺,并向京剧专家陈涌老先生学习了京剧的基础唱腔和现代演绎。曾纪申教授则教给他丰富的戏曲理论知识以及旦角声腔艺术。而戴孝怡老师则传授了传统京剧表演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沈泳先生又拜访了著名昆曲艺术家王传渠老先生,学习昆曲正旦唱腔及表演。此外,他还师从庄一拂教授学习中国古典辞赋和戏曲理论,并由朱尧文、樊伯炎两位昆曲大师辅导他掌握昆曲唱腔。
在1971至1986年间,沈泳代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京剧团参加多场重要文艺活动,在《上海电视台》等媒体上亮相。他参与过多部经典作品,如《杜鹃山》、《海港》、《红灯记》,以及现代 京剧作品如《沙家洪》、《审椅子》、《蝶恋花》等,以及创作自家的京剧作品《火》。他的表演也包括了众多经典角色,如白蛇、女起解、玉堂春、穆桂英挂帅等。
除了在舞台上的活跃表现,沈泳还积极参与广播录制工作,如1974年的《龙江颂》,并且受邀为各大报纸撰写文章,如1983年的“业余名角”专题报道。此外,他还接受过中央彩色电视台海外栏目的采访,并对海外观众进行展示。
在竞赛中,他获得了1984年的梅派一等奖,这是对其才华的一次认可。随后,他继续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艺术,比如上海新民晚报和人民广播电台的特约报道。到1991年至2007年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期间,为中国江南水灾义演而出,而后又在美国其他高校和文化中心展现自己精湛的京剧技能,最终成为了一位跨越国界与时期,将中国古代艺术带入全新的境界的人物。
标签: 世界十大文豪是谁评的 、 我国古代的文化名人有哪些 、 文化名人六讲心得体会 、 中国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 中国名人传记大全